文娱抗日上海滩_第二百二十三章 散佚典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三章 散佚典籍 (第5/7页)

人。在收藏《永乐大典》的外国人当中,收藏《永乐大典》数量最多的,便是日本人。后世已知的,收藏《永乐大典》的单位中,共有三十家之多,而日本便有十一家!占三分之一强!日本人在从甲午战争后,对中国有预谋的入侵之中,劫掠而去的典籍,达数百万册之巨。其中有百十册《永乐大典》,实在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且,这还只是有记载的大规模掠夺的数量,零星的掠夺不计其数。这次被几家财阀搜罗到手,又被陈天偷梁换柱的几册《永乐大典》,便是日本民间的私藏。而其具体的流传历程,早已不可考证。

    而这三百四十二箱,被几家财阀视为珍宝的中国古玩,绝对不止《永乐大典》这一种珍品。在两个少年珍而重之的将《永乐大典》放入一个防虫防潮防颠簸的木制盒子中后,又开始清点其他的文物典籍。

    对中国古代文明比较熟悉的人而言,哪一个朝代的文物典籍长什么样子,一般都心中有数。两个少年率先整理的,并不是各种线装书,而是一些一看就知道很是古老的竹简、木简、丝帛经卷。这些古旧的典籍,明显就是出土时间不久的东西。也不知道日本人究竟在侵略中国时,把哪一个大墓给挖了。

    而这些经卷中,有一些被两个少年推定为半个世纪前,被外国人大量骗走的敦煌经卷。敦煌经卷于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即一九零零年六月二十二日被看守敦煌莫高窟的道士王圆箓发现。

    这个王圆箓出身低微,眼界不宽,但是对道教却有由衷的敬畏,对当年独自西去取经的唐玄奘也有极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