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三章 散佚典籍 (第6/7页)
的崇拜。由于这些被发现的经卷,并不是王圆箓所期望的金银珠宝,所以根本没有得到王圆箓的重视。在被英国籍的冒险家斯坦因一通忽悠后,将其中二十四箱敦煌遗书换成了钱财,用以修缮道观。 而这二十四箱经卷在西方立刻引起了轰动。各国探险家纷至沓来,其中日本人更是收获颇丰。王圆箓在得知这些经卷的真正价值后,追悔莫及,晚年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终于惊悸而亡。 中国人在开始重视这些敦煌经卷时,为时已晚。大量的敦煌经卷流失海外,其中大部分藏于英国伦敦博物院图书馆、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苏联科学院亚洲人民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在后世,甚至有外国学者直言不讳道,虽然敦煌在中国,但是敦煌学却不在中国。 这几十卷被两个少年推定为敦煌经卷的典籍,只能算是沧海遗珠,稍有裨益而已。 除了这些出挑的典籍,其他的线装书却容易处理。其中,除了几十本宋刻本,和百十本明刻本比较珍贵外,其他的大都是前清一朝所刻印。虽然有价值,但除了一些孤本和手抄本外,也不那么珍贵。 三百四十二箱,近万件文物典籍,数量已经抵得上后世一个小型博物馆的规模了。即便是搜集他们的日本人,在仓促搜集中,也只是知道这些东西大体的年代和价值,而没有机会仔细研究考证。 经过两三天的翻检,这近万件基本上被大体分门别类的登记造册,而有一些也基本上推断出制造的年代。而这近万件文物典籍中,总会有一两件,让人觉得很奇怪,比如说,一口这两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