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集解》易说批判(十九) (第3/9页)
会出一番道德之说,再引向元亨利贞上的四德说法,这就是易学上“象数理”释法,即以“象数”而穿凿附会出的所谓一番“道理”。这种无理头的说法,让人实乃理解。 最后焦赣的注释是:“汉高帝与项籍,其明徵也。” 焦赣如何将“随,元亨利贞,无咎”理解成汉高帝与项籍的故事,而成为明显的明证呢? “随,元亨利贞,无咎”在文章里就是指“追随得当正确,是大而亨通,有利无害的事情。”这如何能明证的是汉高祖与项羽的故事呢? 《周易》里的“随”是指追随的意思,“随”又是贯穿着《周易·随》里的中心思想,是论述应追随一种正确的为官之道。摆正了正确追随之道,才能“元亨利贞,无咎”(大而亨通有利无害的事情)。 我们再看虞翻对“九五:孚于嘉吉”的注释,虞翻的注释是:“坎为孚,阳称嘉,位五正,故"吉"也”。 虞翻说的“坎为孚”,不知是何来历,也不知“阳”为何是“嘉”的说法。但虞翻通过爻位说的“位五正”,同样是受经书内容《易传·象》的说法而引述的。因《易传·象》的注释是“"孚于嘉,吉",位正中也”。故帝制里因“经学”的发达,以经解经成为注释今本《周易》上的原则。 我们再来看战汉之际对今本《周易·随》的解释,是历史上属最早的对今本《周易》学术的《易传》里的《彖》与《象》对《随》卦所做的解释,并且这些属解释今本《周易》称《易传》的内容也被尊奉为经书,成为《易经》内容之一,帝制里又成为注释今本《周易》的原则。严格的说也正是《易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