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山秘录_永生沙海 第五十五章:神秘的黄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永生沙海 第五十五章:神秘的黄符 (第3/4页)

揣着干粮,每天都要将羊群赶到7公里外的山坡吃草、饮水,在草原上一待就是一天。她说更让人受不了的是放羊时的寂寞,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除了羊,一个人影都看不到,一天也说不到一句话,长年累月,逼得人要发疯。

    草原的寒冷让生活在南方的知青们措手不及。在户外劳动,知青们常常被冻得浑身麻木,下肢甚至失去知觉。有一次,佟小婉因为过度寒冷,先是不停地流泪,后来又不停发出笑声,可她自己却浑然不觉。有着丰富经验的牧民看到后赶紧给她套上羊皮裤。牧民说,被冻哭问题不大,可如果被冻得傻笑就很危险了。

    她说前前后后总共干了25种工作,放羊、盖房、背盐、招羊绒等等。其中最苦的要属到盐湖背盐。那是在草原一场大雨过后,第二天,盐湖在太阳的暴晒下,会结起白白的一层湖盐,人们要踩着过腰深的淤泥,走到百米外的湖中心将盐背到岸边,一袋盐有100多斤重。

    “人在淤泥中行走已是非常艰难,因此,每背上一袋盐都累得快要虚脱了。”她说每当想起背盐时的情景,直到现在都感到后怕。

    我问她对这些年当知青的苦日子有后悔过吗,她擦拭掉眼角的泪笑着说:“每一个知青都经历了磨难,甚至有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虽吃了很多苦,但内蒙古大草原锻炼了我们,磨炼了我们的意志,教会了我们如何生存。我们是自愿到草原的,在草原的经历是所有知青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三年后为了响应中央的号召大批知青又陆续地回到了原籍,只有很少数的人扎根在了这,用一辈子的时间来成为真正的内蒙人。

    我无法体会当时她们来到内蒙是怀揣着一份多么强烈的意愿,也不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