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海王_第2016章,相对公平的科举制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16章,相对公平的科举制度 (第1/4页)

    明朝成熟的科举考试制度之所以能够运行下去,这跟科举考试之后官员们的选拔、提拔是密不可分的。

    因为考的好就可以升迁快,更有前途,再加上科举考试相对来说是比公平公正,讲究才学的,大家也都认可和服气。

    这个制度也就能够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大家也都一直在默默的遵守着这个规则。

    纵然是刘晋也不能违背这個制度和规矩,并且这个制度也有其合理性,也相对更加的公正、公平。

    明朝的科举制度之下,你要是考不上进化的,纵然是内阁大臣的儿子也一样难出头,像刘健的儿子孙子考不上科举,始终都无法出头。

    而类似于这样的事情非常普遍,朝中很大大臣的儿子一直考到四五十岁都考不上进士,他们父母纵然是有再大的能量,也一样没办法让自己的孩子平步青云。

    只有考上了进士了,有了这样的一个出身了,你才能够有平步青云的机会和可能,即便是寒门子弟,像刘晋这种,也一样可以飞黄腾达。

    这一点是明朝的科举考试的特点,唯科举考试为标准!

    一切都看你科举考试的情况,考不上进士,你就注定了无法出头,进不了翰林,你就跟大官无缘。

    而科举考试制度又非常的严格,很少有舞弊鬻题的事情出现,一旦出现也是会给予最严厉的惩处,无论查到谁都会严惩。

    这样的制度之下,你敢说读书无用?

    你即便是家财万贯在读书人的面前也是要低人一等,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富家翁拼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