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记事_分卷阅读48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86 (第4/4页)

他又不能这么不明不白的回家去,只得让步。

    可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就没个收梢的辰光了,让到最后,不但只能同意文启暂且不回京口,也同意五年之后再收回产业,更默认了文启关于暂且不设族长管理宗族事务以及家族事务的主张。

    漫天要价,坐地还钱。

    这是文启面对王孟英时的路数。

    其实文启早已心中有数了,毕竟王孟英先前寄给他的书信中,没有同他话过一句当年,也没有同他说过一句自己的处境同情状。

    这回人都亲自过来了,也没有提过哪怕一个音儿。

    就好像这一切都不曾发生过似的,何况他不是看不出来,王孟英怕是连心眼子都被祖产同私产糊住了。他当时就知道,自己同这位族叔不是一路人,他们之间是有断层的,自然不会掉以轻心,怎的可能跟着他的脚步走,任他说一是一说二是二的。

    既然已经说开了,那这个规矩,自然得由他来定。

    只在秦家阖家看来,其实别说文启不能答应回家,不能答应把托管的产业要回来,就连将祖产交给王孟英打点都不能答应的。

    花椒几个已经侧面打听过了,王孟英在自家待了两个时辰,却没有关心过文启一句。饶是文启这都说到话头上了,譬如告诉王孟英秦家如何救了他一命,又如何教他祭祀祖宗父祖的,再有打听王孟英可否成亲,王孟英却始终没有接茬。不管说甚的,都只听不回,不过他有没有听进心里去,也没人知道不是,反正一有机会接上话茬就只管自顾自的将话题扯回祖产上头去。

    若不是文启能够确认这个王孟英确实是他的族叔,确实出身三槐堂,家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