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集解》易说批判(四十七) (第6/7页)
是:“君王凭借宗庙礼仪活动,利于贤德之人的会聚,亨通,有利于未来;即使用牛做祭品进行宗庙礼仪活动,是正当的,有利社会向前发展。” “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 本段强调爱民若不能坚守始终(有孚不终),就要出现问题,就会带来纷乱和忧虑(乃乱乃萃),若发号施令(若号),一定会遭受讥笑(一握为笑)。不要担忧,坚定爱民信念向前,就没有害咎(勿恤,往,无咎)。这是讲爱民是否能够坚守的利害关系。 “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 “引”:带领,引导。“引吉,无咎”指在位者要带头做表率,就没有害咎。“禴”:四时之祭;或称薄祭。“孚乃利用禴”是说,有了爱民为根本,才利于四时之祭。这里表明在对宗庙祭祀礼仪活动的前提是爱民为根本,才能体现宗庙祭祀活动的意义。在古代祭祀宗庙是非常重要及重大的事情,更有其重要的政治意义。而作者强调的是君王要以爱民为根本,即百姓的事情做好了,利用宗庙祭祀活动才能起到更好的教化作用。相反“有孚不终”,既不关心百姓,却一味的搞祭祀宗庙的活动,那自然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 “萃如嗟如”:忧虑叹息状。本段这是讲,要积极地去作为,去干事,去解决实际问题。不可一味的束手无策,不可一味的只有叹息忧虑。要勇敢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为君子讲述既要有忧患意识,又要有积极地作为行动。 “大吉,无咎。” 这是承上面内容的进一步的论述。“大吉无咎”这是说,大的作为与成功的事情,是建立在努力与正确行为基础之上。上段是强调积极地去作为,而本段就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