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47 (第3/4页)
,把祭天和祈谷分开就是了。若是再分郊丘,岂不要多建一坛?能省则省,用不着走形式主意。 这跟西晋的祭天思路相近,但是又有区别。阶下众臣一阵议论,欣然称是。定了祭天之法,下来就是太庙。 因为梁峰要先登基,所以太庙也要安排在登基之后再行告庙。还有追封先祖,封赏众臣。宗庙的重要性,分毫不亚于祭天。 经过一番讨论。最终决定追封三昭三穆,共六世祖,同时追尊梁峰的亡妻何氏为皇后,配享太庙。这个用意也颇为明显。 曰:“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之庙,一昭一穆,与大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 也就是说,天子的宗庙即可祭祀七位先人。其中六位乃是祖先,一位是建立基业的大祖。而追三昭三穆,并让妻子神位入宗庙,正是取“妻,齐也”之意。皇帝在世时不能进太庙,先让皇后占了位置。等待百年之后,再配飨太庙。 有了这个安排,就意味着梁峰死后会追封太祖。太祖乃王朝奠基之人,不受祧迁毁庙的限制,可永享祭祀。而这改动,也让赵国的宗庙之制,比从五庙变七庙的曹魏,和兄弟齐齐入庙,一直未设太祖的晋朝要正统太多。 对此,梁峰依旧没什么异议。宗庙这玩意,其实就是放着让后世子孙绞尽脑汁瞎胡搞的,只无嫡子和无嗣过继两样,就能惹出数不尽的花招。在他看来,不如称帝以后好好研究一下,看能不能让功臣配享太庙为好。 最重要的两样解决完,下来就是登基后的年号了。梁峰这次倒是没有犹豫,直接道:“可改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