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苏辙,升官发财只为捞亲哥_第300章 扶柩返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0章 扶柩返乡 (第3/4页)

大名士阮籍,就在母亲死后大口喝酒,大口吃rou;王戎也居丧不守礼。

    那时的人们很宽容,认为礼节只是束缚俗人,而阮籍和王戎等高洁之士不必守礼。

    事实上,阮籍和王戎并不是不悲伤,而是父母已逝,再多眼泪也无用,还不如生前厚待。

    至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儒家俨然成了国家的正统思想。

    厚葬也蔚然成风。

    厚葬甚至成了各个阶层攀比的一种方式。

    皇帝有皇帝的下葬规格,诸侯有诸侯的墓葬等级,甚至高官和小官不同,官员和百姓亦不同。

    渐渐的,厚葬竟成了等级制度的一个代表。

    这也是为何盗墓长盛不衰的原因。

    身份尊贵的人随葬品一定是价值连城,只要有利益,就有人敢铤而走险,哪怕是亵渎死人。

    为父母守孝三年的规定实在是太过。

    对亲人的纪念永远应该出自内心,而非表面。

    生前对父母好,胜过死后墓室精美,陪葬品相随。

    儒家厚葬的风俗也是墨子最反对的地方。

    墨子就曾经公然批评厚葬只是劳民伤财,形成互相攀比之风。

    他倡导丧事从简,悼念只在人心而非繁文缛节。

    关于大宋守丧三年的风俗,苏辙和祖师爷墨子持相同态度。

    孝顺父母在生前做不是最好的吗?死后不过是做给别人看而已。

    守丧三年,做官尚且不论,若是现代的高精技术研究呢?

    难道也要停止三年再去?

    这不是一种迂腐吗?

    当然,苏辙只是反对这种不成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