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5章 兴国大计 (第8/8页)
这样行政体系,令办事效率大大减弱。 因此,王然裁撤了大量有名无实的官职和官吏。 重启科举后,除了要对科举进行改革,选拔更多更优质的人才。 还要挖掘人才。 可是人才从哪里来? 大梁人口数百万,然而真正的人才,也就那么多。 部分人,要么是对世俗感到厌倦,不喜欢追求名利,所以不愿意参加科考。 要么就是抵触王然,不愿意向王然妥协,在他们的骨子里,士族高人一等的优越性,挥之不去。 王然也不想向他们低头。 所以,想要挖掘更多的人才,还得从根源着手。 王然想起了后世的九年义务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可以说为后世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兴国,是强国之本。 当然,在这个时代,照本宣科,将自己那个时代的东西拿过来照抄,是肯定行不通的。 先不过别的,就凭这个时代人的平均寿命,不如后世,就行不通。 所以,王然打算在这个时代,将九年教育,降低到五年。 不管是谁,不论男女,七岁时,必须接受教育,学习儒学以及其他杂学。 只有学满五年后,才能具有参加科举的资格。 当王然将自己的这个想法告诉戴春风等人时,戴春风等人傻眼了。 光是修闽广等地的官道,几乎就要把国库掏空,财政拖垮。 如果按照王然的设想,全面推行五年义务教育,那这个朝廷,还怎么活?梦想是泡沫的千秋霸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