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_第六百八十六章、长银和农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八十六章、长银和农协 (第6/15页)

尾宏二,就是在这一时期接受了海外的培训后脱颖而出。

    随着70年代经济的放缓和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需要通过长银进行贷款的需求越来越少,使长银的长期发展遭到威胁。

    因此,包括大野木克信在内的“国际派”开始倡议对长银进行改革,而大野木克信主张公司向投资银行方向转型的建议,也获得了长银高层的认可。

    1983年底,由于金融监管原因,银行虽然仍不被允许在日本内部介入债券和股票业务,但可以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参加海外市场的债券承销。

    长银由此计划成立一个“投资银行组”,进行债券交易、投资顾问以及系列产品等新业务的开发。

    在长银1985年发布的战略规划中,改革的领导者马里奥·水上抨击了目前日本金融制度的落后,并指出长银的改革方向,其中主要包括:

    日本金融和经济氛围扭曲,金融制度没有跟上;银行需要转变角色,提供更加先进的金融产品,规模庞大不再意味着利润上升;银行需要建立一个企业融资团队;职员的升迁建立在贡献的基础之上,简化管理层,在薪酬制度上体现个人贡献。

    尽管水上的改革受到了长银内部“国内派”的反对,但“国际派”们仍为改革做出努力。

    大野木被任命负责投资银行组,平尾被派往纽约,开拓长银的国际资本市场,后来他督导购买了羙国一家从事企业兼并的公司皮耶斯的一部分股份,又收购了一家主要的债券交易商格林威治资本管理公司。

    然而1985年起,随着日本不动产和股票泡沫的不断累积,长银改革派的努力化为泡影,泡沫经济带来唾手可得的利润,使长银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