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_第六百八十六章、长银和农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八十六章、长银和农协 (第5/15页)

核权主要控制在保守派手里。

    “这里得好好查一下长银投资的不动产都有哪些,又是从谁手里收购来的。”

    南易在这段资料边上画了一个问号,接着往下看。

    在贷款投向上,作为一家具有政策属性的商业银行,长银在成立之初,主要还是聚焦于符合“国家利益”的行业,服从大藏省产业政策,如二战初期的造船、电力、钢铁、煤炭等行业,以及后来的汽车制造等工业生产类行业。

    在长银看来,具有政府支持、符合政府政策导向的企业及这些企业的关联公司,才能够在日本长期生存。

    因此,长银在实际的信贷业务中,往往不是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作为评判依据,而是更多考虑企业的背景和社会关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长银有着十分稳定的借贷差。

    1945年《临时利息调整法》的制定,规定了银行的存款利率、贷款利率、票据贴现利率、账户透支利率等金融机构的利息上限。

    长银向其他机构发放的债券利率,总是固定在比长期优惠贷款利率高90个基点之上,而长银的放贷利率,则固定在高于日本银行贴现率的一定水平之上。

    随着日本经济的腾飞,长银也在不断壮大。

    在1963年,长银的放贷对象包括丰田、东丽集团、川崎钢铁、东京电力、桥石轮胎和东芝等行业巨头,同期,长银也帮助这些企业进行海外拓展。

    60年代中后期,在为丰田向羙国进出口银行的贷款提供担保后,长银意识到了海外机会的重要性,因此派遣职员学习外语并前往海外的银行进行培训。

    日后长银管理层中的“国际派”,如大野木克信、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