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九十四章、非正规开局 (第3/14页)
厂压根没一家纳税,而这种不纳税的行为是被默许的。 不纳税、不交社保、出口退税,两不负一正,这就意味着达拉维里的工厂成本开支会比外面的企业低60%以上,加上大约10%要给各路神仙的冰敬炭敬,总体而言,成本还是能比同行低上一半。 这一半可就要命了,带着这个优势,完全可以在某个特定市场打出一个没对手的真空地带。 达拉维没有什么高技术工种,无法从事高附加值的产业,能浸yin的只有低附加值,拼价格的低端领域,根本无须担心强势敌手的降维打击。 能打出碾压攻势的对手,根本不屑于到这种领域来刨食。 “在达拉维成立一家达拉维贸易,整合所有的工厂主,大家拧成一股绳,一起把事业更上层楼,大家吃rou,我喝汤,没啥,嘿嘿,哥们就是仗义,在国内插队还没够,大老远跑这来继续洋插队。” 达拉维的问题想清楚之后,南易又花半天时间看了看法拉奎借回来的资料,一开始他只挑关于农业灌溉水利的部分看,可这部分的资料有点含糊,南易就把所有的资料都看了一遍。 看完之后,得出一个结论——印度政府在农业水利方面几乎没什么作为。 过去二十年,印度的年平均降水量是890毫米,而印度把低于750毫米的降水量称为干旱,哪怕印度是热带季风气候,水蒸发量比较高,这依然是一个很奢侈的标准。 750毫米的降水量如果放到地球上气温最高的国家科威特去,也足以把那里的沙漠全变成绿洲。 之所以这么高的降雨量还会导致干旱,这又得绕到土地私有制上。 土地私有制导致印度全国大部分土地都被少数人掌握,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