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小领主_第二百六十一章 明知道无效的努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一章 明知道无效的努力 (第6/8页)

公平公正’存在的世界,谁还有奋斗努力的心思?我当初不是为了追求一个公正的待遇,要求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曾经想离国而去,但现在我虽然回来了,可我得到了公正的待遇了吗?”

    伯州犁与伍举惊叹不已。他们确实应该惊叹,赵武说的这番话不是他自己的智慧,是整个西方历史学家数百年的集体努力。在“马太效应”提出之后,整个西方历史学家都在思考历史上的强国是如何衰落下去的,他们明明占有了弱者一切的利益,但他们却依旧被其它人取代……

    历史学家最终得出了结论:当社会失去了公平,以至于各阶层可是板结,当官的永远是“官二代”,发财的永远是“富二代”,社会资源都被瓜分、划分好势力范围禁止庶民进入,于是“穷二代”只能继续做“穷三代”,庶民的努力无法获得相应的回报,如此,国中人才开始用脚投票——“楚才晋用”,强者,理所当然衰落下去了。

    而所谓公平的机会,大约说的是“契约精神”,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按劳付酬——每个人付出了相应的劳动,就应该得到报酬,而不是“说你能行,你就能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不服不行!”

    楚国的状况就是后者。面对赵武掀起的社会改革浪潮,楚国在生存竞争中逐渐落后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晋国会越发的强大,楚国将继续衰落,但直到它灭亡的那一刻,楚国依然要强烈的维护统治阶层的利益,所以屈原才会得到历史上的不公正待遇——逃亡到吴国的伍子胥曾尖锐指出:“楚执政众而乖”,意思是楚国执政更换的很快,每次换一个新执政,都选择无赖坐那个位子。

    赵武说这番话时虽然细声细语,但神态当中却带着不可一世的骄傲,他确实值得骄傲,当他说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