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一章 明知道无效的努力 (第5/8页)
们的条约必将更苛刻,所以我期望楚国能不遵守眼下这份条约,而且我相信:楚国确实会不遵守这份条约——为此,我已经将下一份条约准备好了!” 说罢,赵武随意的摆摆手,细声细气的说:“我们这次媾和,都是在做表面工作,都是做给列国诸侯看的,是做给历史看的,虽然明知道条约不会遵守,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请让我们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天下做个榜样吧。” 伯州犁悚然面色,他整一整衣冠,将腰间的玉佩清理了一下,隆重的以大礼拜谢赵武:“执政如此郑重其事的交代,我伯州犁怎敢不遵守您的命令,谨慎的对待这次媾和谈判。” 直起腰来,在伍举的目瞪口呆中,伯州犁用一个晋国人的身份,不见外的感慨:“我真羡慕赵氏能够拥有程罂与公孙杵臼这两个家臣,我也真羡慕能够重用程罂与公孙杵臼的赵庄主(指赵武的父亲赵朔)。我听说武子曾经夸耀伯乐,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看来,赵庄主就是伯乐啊,他于贫寒之中简拔程罂与公孙杵臼,才埋下了赵氏重新崛起的种子。” 慨叹良久,频频叹息之后,曾经是晋国著名贤人的伯州犁悠然神往:“程罂与公孙杵臼,该是什么样的才能啊,一个慷慨赴死,引开周围仇视的目光;一个忍辱负重,教导赵氏继承人多年,枉费我在晋国享有贤人的名声多年,但面对程罂与公孙杵臼的往事,简直的羞愧抬不起头来。” 不只伯州犁在程罂与公孙杵臼面前抬不起头来,其后两千五百年历史中,整个中华民族在这两位忠义之人面前都抬不起头来,这两个人简直像一座丰碑,让后人无法超越,无法仰视。 伍举在一旁惊叹良久,也感慨说:“公平、公正!程罂是怎么想到了这一点?精辟啊。没有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