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4 (第3/4页)
? 说真的,论起干活来,那些家属们可真能干啊,也能吃苦。 用李连长的话来说,都不是吃干饭的。 就拿夏天来说吧,炊事班黄师傅的爱人张桂兰,每天上午就骑着自行车,跑到场部的代销点里去批发冰棍。 她家自己做了一个“保温箱”,是专门用来盛放冰棍的。 这种“保温箱”方方正正的,是用木头做的。箱子里面铺上一层棉絮,再裹上一层塑料布,箱子外面又蒙上一层厚厚的棉褥子,防止热气进来。 场部代销点里,一根冰棍的批发价是一分钱,一百根起批。可市场零售价却是三分钱,卖掉一根,就能赚到两分钱,利润相当可观。 这种“保温箱”,一次正好可以装一百多根。 只要在一天内,全部卖完就能赚到二块钱。这么算下来, 一个月干下来,比连队职工挣得还要多。 每天,张桂兰批发了冰棍之后,就用自行车驮着回来。 她戴着大草帽,顶着大太阳,先去学校门口叫卖,接着就去连队里或者田间地头。有职工干活累了,也会买一根冰棍解解暑气。 她人很精明,还想出了一个促销办法。 一根冰棍三分钱,如果一次买两根,只要五分钱。 卖冰棍,在学校门口的生意是最好了。 基本上,一个中午就能卖完。 如果天热,还能去场部再跑一趟。 连队里的其他家属见了,也跟着学。 最多的时候,学校门口停着四五辆自行车,都在叫卖冰棍。 可是赶上天气不好或者阴天下雨,卖冰棍的生意就不好做了。 那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