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132节 (第7/10页)
主事的直接上级,也不保留,向他说了唐龙镇的情况。最后道:“主事,最重要的事情是在商言商,柜坊及各店铺都有主管,除非特别的事情,不要干涉他们就好。” 陆主事拱手:“下官记下了。” 其实柜坊的主管可以直接上书经略使,就连杜中宵也不能完全控制,更不要说陆主事了。唐龙镇里只要柜坊稳定,其他生意就闹不出什么浪花来。 听杜中宵介绍着唐龙镇里的情况,陆主事不由心惊。来之前已经把那里想得不得了了,没想到实际情况更加复杂。动辄过万贯的生意,更加让人心惊。心里暗暗决定,自己到了少说多看,学会了再说。 用过酒饭,陆主事渡河,前往唐龙镇。他到那里之后,张岊将离开唐龙镇,接替王凯任主管麟府路军马司。随着与契丹关系的缓和,又有耶律不花在那里坐镇,唐龙镇已经没有必要大将镇守了。 回到住处,杜中宵刚刚饮了杯茶,十三郎兴奋地跑进来,扬着手中一封信对杜中宵道:“官人,老员外到了蜀地,递了一封家书来,快看看里面写了什么!” 这就是做官的好处了,可以利用官方的邮寄系统递家信,相当方便。 杜中宵拆开看了,父亲杜循与砂糖商人入川,一路到了资州。见那里气候、水土合适,买了几百顷山地,准备种甘蔗。杜中宵的同年郭琪在那里任推官,有他照应,一切平安。 庆历二年进士几百人,川峡属于边地,条件比福建和两广好,按一任近一任远的原则,总有杜中宵的同年在资州附近为官。杜家只是买地种甘蔗,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照应不难。 信里详细说了资州的情况,境内多丘陵,水资源丰富。不过蜀地人口稠密,荒地不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