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355节 (第9/10页)
级的掌书记、推官、判官等等,成了地方官职,剥离了军队主官兼军政的权力。相应的,军队只剩下了作战的功能,其余职能几乎全部消失了。 最典型的如三衙,每司置吏三十九人,掌管天下兵马。这一百多属吏,管理天下禁军事务,实际每日里仅仅是传递文书,已经忙不过来。真正的军队管理,其实没有。下面的禁军各部,只设统兵官,一切事务都由统兵官负责。他们往往辟置子弟亲信,管理军中事务,称为机宜、机要。 军队首先是政治机构,其次是暴力机构。宋朝恰恰是把军队的政治性完全剥离了,军队完全成为暴力机构,所谓天子之爪牙。政治性剥离,军队的组织非常成问题,指挥系统更是一塌糊涂。 杜中宵的军改,说到底是在军队中重建政治组织。军队的管理与建设,依靠制度,而不再依靠各级统兵官。与此对应,统兵官的权力被极大限制,仅仅成为整个组织结构中的一员。 河曲路之战后,全军整训。现在看来,皇帝和军队并没有接受杜中宵改革军队的想法,而只是对原来的禁军进行有限的调整。最主要的,是刀枪换成枪炮,军队的总体格局没变。 现在想来,最重的原因应该还是在皇帝身上。赵祯虽然想军队强大,但更在意军权到底掌握在谁的手里。显然在他的眼里,军权应该掌握在皇帝的手里。而控制军权的方法,赵祯选择了旧的制度。 作为枢密使,没有皇帝支持,狄青怎么可能把全军整训变成这个样子?在杜中宵眼里,整训后的禁军与自己的河曲路大军,几乎没有相同的地方。 叹了口气,杜中宵站起身,在官厅里慢慢踱步。韩琦进占兴庆府,最尴尬的就是狄青。本来他带的军队最多,路线最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