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355节 (第8/10页)
事故,有人投降朝廷也说不定。仗打到现在,党项已是油尽灯枯之势,降了也没什么。韩太尉在黄河西岸,党项一降,可不是他带军入兴庆府。” 韩绛点了点头,一时间觉得难以相信。十几年前,党项反叛,曾让整个朝廷无可奈何,那时是何等威势?怎么到了现在,如此轻轻松松就灭了呢? 一时间,众多朝臣在皇城门前,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议论着刚才的事情。从兴庆府到开封府,奏报要几天的时间才能到,许多人恨不得到几千里外,看看那里到底发生什么。 杜中宵没有那么大的好奇心,与韩绛聊了几句,便回了御史台。进了官厅,对主簿叶项道:“适才散朝的时候,见到前线报捷的人,说是韩太尉带兵进占兴庆府,党项已经亡了。一会捷报送到御史台,你立即送到我这里。这是朝廷大事,不可耽搁。” 叶项拱手称是。收受文件这些杂事,都是归在主簿管下。 到案后坐下,杜中宵看了些案牍,坐在那里想心事。此次进攻党项,兵分两路,以狄青的三十万大军为主,韩琦与赵滋为辅,实际代表了朝廷态度。狄青所带的,是原来的旧禁军改制而来,主要是换装了枪炮,训练了士卒,军中的格局没有大变。以他们为主力,说明皇帝和军方倾向于如此。 虽然杜中宵在河曲路立下了巨大的军功,显示了新式军队的实力,但在旧的将领眼里,一直不怎么认可军制的改变。禁军现在的格局,是从五代时期变来,带着浓郁的旧时代风格。而鉴于五代时期骄兵悍将的教训,宋军做了一些改变。 五代时期,军队是时代的主角,其余朝政都是围绕着军队来的。入宋以后,军队被与朝政隔离,制度也做了相应的变更。一些军职,比如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