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92节 (第9/12页)
,鞣皮应该越便宜越好。鞣皮贵了,说明现在鞣皮的工场不够,应该扩大场地,增加人手。我们这里鞣皮的工场越大,别的地方鞣皮便就越无利可图,可吸引天下的生皮到这里来。等到有朝一日,不只是本路,契丹、党项的羊皮也全都贩运到并州来,那个时候,仅这一样产业,并州城便可富甲一方。” 齐孔目摇了摇头:“官人,此事谈何容易?城里就只有那么多鞣皮匠人,两处工场,不在官,便在民。再建工场,不只是行会的员外们不愿意,工场里的匠人也不愿意。” 第41章 阻力重重 州衙长官厅里,杜中宵对夏竦和王克臣说了现下并州毛皮产业遇到的问题,道:“自去年以来,并州钱粮充足,这一处毛皮货场出力不少。现在生意经火,若由着行会商人鼠目寸光胡闹,只怕我们数月辛苦毁于一旦,岂不可惜!下官以为,既然鞣皮工场不足,便由官府出面,再建几处工场。” 王克臣笑了笑,看看夏竦,才道:“签判,你知不知道,为何本城从官到民,都不支持扩建鞣皮工场,而那些北地商人却热心无比?商人鼠目寸光,官吏可未必如此。” 杜中宵一怔,忙拱手道:“还请通判赐教。” 王克臣道:“那个北地商人,有一件事情没有告诉你。前几个月,有一个名为耶律不花的北朝富贵子弟,不知怎么学到了我们建货场的办法,在大同府也建了一处货场起来。他那里不鞣制毛皮,而专一买卖生皮熟皮。这人是契丹西京留守耶律马六的孙子,势力不小,这一处货场建起来,不只是契丹,就连党项、阻卜,也有大量商人向那里贩运生羊皮。契丹那里匠人稀缺,鞣制不了这么多毛皮,只好贩运到我们并州。据说那处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