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369节 (第9/12页)
上,只要用心于指挥,花心思与士卒同欲,容易许多。” 文彦博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其实现在军中,指挥使以上的官员,也是调来调去。能在一个地方带兵数年,甚至十年以上的,实际少之又少。只是没有制度化,更多靠的是人为调动。杜中宵的改革,是把各职位的任期制度化,将领彻底流官化,完全改变军中封建的传统。 张昇道:“军中将校士卒,多是携家带口住在一起。低级将领为流官,则家人难住在一起,许多不方便。而若是允许低级将领携带家眷,则就显得混乱。” 杜中宵道:“不错,确实是这样。所以军中的低级将领,都有任期。官职越是低微,任期越短。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在军中升上去,便就早早除役,一家团聚。” 赵祯道:“如此说来,军改之后,不但是军中士卒不再一士当兵,就连低级将领也不是了么?” 杜中宵点头:“回陛下,正是如此。军队要保持活力,就要能进能出。如果入了军营,便就要一辈子当兵,对于很多人来说,当兵就成了混日子了。再者让他们早寻出路,不必在军中沉沦下僚,对于将领们也是好事。现在许多将领,在军中为奉职、殿直,数十年不得迁,实在无益。” 宋朝的禁军以前是终身制,士卒都要当一辈子兵,更何况将领。由于僧多粥少,许多将领往往在低级职位上沉沦数十年,就连规定的五年一迁都做不到。便如杨文广,在立军功前,做了二十多年班直。如果不是兄弟都是恩荫入仕,不需要他养活,日子很难过下去。 文彦博道:“既然是将领,便就是官员,纵然除役了总不能朝廷不管。” 杜中宵道:“相公说的不错,朝廷应该有官职,给这些人。新的军制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