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36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369节 (第2/12页)

御。”

    赵祯点了点头,对文彦博道:“宰相以为如何?”

    文彦博道:“杜太尉所言即是。若战朔州,便于利刃出鞘,契丹必须应对。不在大同府驻重兵,则不敢有意于其他地方。于朝廷来说,此即有利。”

    赵祯道:“若契丹兴举国之兵来攻朔州,又该如何?”

    杜中宵道:“党项已灭,赵滋、刘几和贾逵兵马,可以全部投入朔州防守。十五万人,守御代州一城足够。契丹两帝并立相争五年,洪基击败重元,正是要休养生息的时候,又能坚持几时?再者,南边还有河东路支援,洪基纵然带所部兵马全部南下,也难威胁朔州分毫。”

    韩琦道:“河曲路二十万兵,经历多次大战,非是其他兵马可比。只取朔州和德州,对契丹并无大的威胁,不致引起国战,想来能守得住。”

    此事韩琦回京之前已经安排好,并没了大的争议。议了几句,便就不再说,让枢密院回去之后拟个计划出来。怎么出兵,怎么防守,河东路怎么配合,诸如此类。

    说过了契丹事务,赵祯看着众人道:“自五年前杜太尉北上救唐龙镇,拓地数千里而有河曲路,又恢复西域,实在是前所未有之事。去年兴兵三十余万,灭党项,西与西域联成一体,再现汉唐之势。这几次战事,河曲路兵马所向无敌,甚合朝廷心意。这些年,朝廷一直想按照河曲路兵马兵制,重训禁军,奈何结果有些不如人意。今杜中宵为枢密使,朕有意重整禁军,众卿以为如何?”

    大家不说话,一起看着杜中宵。

    杜中宵捧笏道:“陛下责臣以此事,臣必肝脑涂地!此是国家大事,必须众大臣配合,内外都没有阻隔之论,才可以寄望功成。期以三年,当有所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