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34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344节 (第3/13页)

钱粮,这才是最要紧的。以前的宋军,对于武将的经济问题很宽松,只要不太过分,其本不管。狄青是旧军中出来的,对此非常熟悉,以前作战时,也习惯把一些缴获等等作为赏赐。新军制下,有专门的计置粮草官,自成体系。统兵官要再想捞钱,比以前难了,也比以前少了很多。加上缴获要归公,各种各样的限制,旧的统兵官必然不满意。

    诸般条件加起来,就是如果狄青不彻底地贯彻新军制,会把军中搞得非常复杂。复杂到主帅都要小心翼翼,不能够全力作战的程度。这个时候,如果朝廷逼迫狄青快速前进,可能会出问题的。

    在刘几的捷报发回来的情况下,朝廷官员一下沸腾了。刘几破了西寿监军司,迅速扫荡了周围的党项营寨,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而向韦州去的狄青才走到半路上,离着韦州还有数十里远。这让京中的朝臣极为不满,今日纷纷上奏,要求朝廷命狄青加快速度。特别是几位御史,言辞激烈。而作为御史中丞的杜中宵,却一言不发,让他们看不过眼。

    几位官员离开,杜中宵到案后坐下,叹了口气。让狄青到镇戎军为帅,是朝廷对军中旧将最后的一次尝试了吧。正是外部环境最好的时候,契丹没有威胁,有铁路可以支撑大军,三十万对党项就是灭国之军。只要自己不作死,怎么也能把党项逼死。

    但是,有另一路比着,狄青这一路的效率就太低了。但有什么办法呢?以前的禁军旧将,大多都在狄青军中。如果换作自己去做统帅,肯定要大量调换统军将领,不然没有办法带兵。可这些军中老人,实不是那么容易撤换的。新军制增加了大量军官,哪里有那么新军官?

    底层将领还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