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344节 (第2/13页)
对狄太尉有意见,却不提出来?” 其余几位御史官员一起点头,显然都是这么认为的。 杜中宵摇了摇头:“不是,作为御史中丞,说话还有什么可以顾忌的!我不说话,前方将帅用兵最怕受朝廷逼迫,逼得紧了,容易出现错漏。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前线只要还没有撤换狄太尉,就不要逼他。与刘几分兵之后,狄太尉手下还有二十余万人,党项无力应对。慢就慢了,总是能胜。” 侍御史梁蒨道:“二十余万大军,一日要耗费多少粮草?前线大军慢了,要无数钱粮去填!” 杜中宵笑道:“现在知道耗费钱粮了?退回十年,只要前线军队能够取胜,哪个官员会嫌他们耗费钱粮太多?现在军中新旧交替,许多事情很复杂,不像想的那么简单。总要给时间给军队,他们才能适应这种新的变化。逼得太急,反而容易出事。” 沉默了一会,郭申锡道:“中丞以为,逼得及了会出什么事?” 杜中宵道:“以前军中是统兵官一手遮天,凡是军中事务,俱其一言而决。新的军制下,多了许多属官,副职还做监军,统兵官怎么会甘心呢?狄太尉军中,大量使用他以前的老部下,这些人怎么可能全都接受新军制呢。我估计,狄太尉管下,只怕新军制有名无实。如此一来,二十余万战兵,统领可就不是容易的事。更加不要说,还是已经配了属官的情况下。” 几位御史听了不语。杜中宵所说,他们能够想象,但到底是什么情况,却想不出来。虽然做地方官的时候,也带过兵,但那是通过武将统兵官,军中具体什么样子,他们根本就不知道。 其实不只是人事关系,军中还涉及大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