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84章 (第3/3页)
道:“现在就因为他试行的摊丁入亩,导致国朝层面很是被动,甚至激化北直隶、河南、山东等地矛盾。 倘若对待这一现状,朝廷不尽快的解决好,只怕昔日山陕等地,所爆发出的流贼叛乱,就会在上述之地出现啊。” “简直是不可理喻。” 徐光启皱眉上前,看向温体仁,“按照温阁老的意思来讲,就算是利国利民的良政,就因为让部分群体蒙受损失,那就是十恶不赦的恶政了? 本辅倒是想要问问,温阁老究竟是怎样想的?为何对摊丁入亩一事,抱有这般大的敌意和曲解。 倘若是这样的话,那温阁老是不是觉得衍圣公也是错的,要知道扩大摊丁入亩的提议,是衍圣公上疏提出的。” 庙堂是复杂的。 别看在大明的朝堂上,聚集的京官就那般多,可是在他们的背后,却站着一个个的小群体,而在外人不知道的前提下,这些小群体,就可能彼此间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个较大的利益集团。 新政为何难以推行? 根源不就是触碰到利益了。 这些现存的利益集团,不希望自身的利益,受到新政的影响遭受损失,这也是新政最难以维系的根本。 维新变法难啊。 崇祯皇帝深切的明白,他所构想的新政,必然需要启用一批批的新人,去不断地革掉既得利益的根脉。 就像内务府聚拢的这批人才,或许适合初期的维新变法,可是等到了新的阶段,就会变成继续推行的绊脚石。 为何? 还不是利益使然嘛。 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下的,是需要有来往的,是有人情世故的,在这种联系下,就必然产生利益。 乾清宫正殿的争吵,开始扩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