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晓_第351章 此消彼长(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1章 此消彼长(一) (第5/8页)

然而何锐的表态已经充分体现出了诚意,如果之后的讨论也能如此顺利,此次会面将满载而归。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正如越飞期待的最好结果,何锐对于中苏的战略互信十分务实。核心就是他提出的‘中苏友好两条内容’,互不限制,互补开战,和平解决矛盾分歧。

    越飞此行前与列宁与斯大林、托洛茨基交流过,列宁同志的脸色虽然因为刚恢复健康而显得苍白,但是他的声音依旧有力,“中国的战略主方向在南部,我们的战略主方向在西部。何锐是一个非常懂得战略机遇期的领导者,如果在此阶段试图通过讨价还价获取优势,只会让我们浪费掉这个战略机遇期。此时以适当的善意彻底解决边境问题,就可以让我国节省出大量的战略资源。”

    斯大林委员觉得让出去的太多,但是在原则上并不反对列宁同志的看法。托洛茨基同志关注的并非领土变更,他希望越飞能够在会面中更多了解中国当下的经济政策。

    这个有着一头狮子鬃毛般长发的红军缔造者严肃的提出了他的看法,“中国通过赎买完成土地国有化,却将土地分配,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小农国家。这很难用马克思主义进行解释,我对此非常有兴趣。”

    谈完了对边境问题的看法,越飞率直的转达了托洛茨基的问题。何锐本就对托洛茨基没多大兴趣,更没有认真了解过这人的事迹与思想。但这个问题还是要回答的,“我们中国面对一个非常现实的社会问题,就是失业者太多,经济基础被彻底破坏了。分土地的确造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小农国,小农经济无疑是落后的。中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