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7 (第3/4页)
在京城这样的cao作绝对是行不通的。 当年为了应付北晟,朝廷招募劲勇,后来战事稍平,朝廷并没有实际控制多少兵力,像袁将军与朝廷关系紧密,还是因为袁家与沈家旧交。 胡飞远没搭上萧家之前就有些散游国境的状态,他身上也有南夏封的将军,朝廷给他的粮饷武器却不多,大部分是胡飞远自己筹措,当然后来他搭上萧家,受朝廷任命成了泽柔镇将,又是另一回事了。 封淙默然片刻,问:“您心中可有接任上筠的人选?” 桓王摇摇头。 封淙皱眉:“您觉得陛下如果派信得过的人接管上筠军府,就会重视加强上筠兵力?” 桓王叹息。 封淙说:“上筠府将位悬空,恐怕不仅陛下想派人接管。” 三州统帅,对朝内外都是极其重要的位置。 桓王说:“若是王家有人能接手,也会着意经营一番。太后和王尚书也老了,待太后千秋,王家在朝中无依靠,唯有外镇保家族存续。。” 封淙不太认同桓王的做法,然而瞥见桓王纵横的额纹,改口道:“叔祖为宗室元老,这些年为封氏镇守上筠,与朝中周旋,已尽人事。回京后叔祖打算如何安置,继续到太学教武学?” 桓王说:“若是陛下还看得上我这把老骨头,残生以此为念,倒也不错。”又叹道:“我乃宗室远支,当年文熙太子将我荐为北征军为参将,后授命于朝廷镇上筠,这些年尽我所能,仍有愧与文熙太子相约,不知何时能壮我大夏,恢复北地山河。” 文熙太子是桓王的晚辈,桓王提起他却颇为推崇,难怪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