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68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686节 (第4/6页)

试点实行,比如先在汴梁进行义务教育,看看成效,没什么问题再推广全国,做好预算和准备工作。

    真正实行起来,可能要好几年过去。虽说慢是慢了点,但盘子太大了,很多东西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不谨慎些。

    这亦是后世我国对于任何改革时做出的策略方针,以避免出现错误。

    而除了教育之外,随着物理学院对于电磁学的研究愈发加深,电力也开始广泛应用于工业当中。

    并且民间百姓也需要电力,不管是电灯还是电风扇,都可以商业化。

    所以大量修建发电站就势在必行。

    包括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都需要修工程,雇人手。光靠地方上截留的那30%的财政收入肯定是不够的,还需要中央财政拨款。

    加上其余方向以及之前制定的各项计划。

    结果就是十三年年底,基本上才刚收上来的税款手里头没捂热,就已经全部分配得差不多了。

    这让包括赵骏在内的诸多宰相都十分感慨。

    钱,真是越多越不经花。

    以前年收入在6000-8000万贯左右徘徊,只要解决军费、官员俸禄以及其余杂费就行。

    现在年收入已经到5亿贯了,军费大幅度降低,官员俸禄虽然没有大幅度降,反而因逐年增多的官员而涨到了两千来万贯。

    可跟如今的财政收入比起来,不管是军费还是官员俸禄已经都只是九牛一毛,总加起来不超过四千万贯而已。

    结果剩余的四亿多贯,基础建设、科研投入、创新补贴、社会保障、医疗支出、交通运输、国营公司、海军舰队、农林渔业等等,到处都要花钱。

    不仅仅是一年财政收入全砸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