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626节 (第5/6页)
所以最早的时候,京襄铁路是三个时辰一趟,也就是一天才发四趟,就是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 但没过多久赵祯就研发了电报,就能进行远程通讯工作。 只是电报毕竟不是电话,火车上也很难装电线运作,因此就采取了电报亭的形式。 刚好大宋建立铁路线的时候,每隔十里都有一个巡逻亭,因为铁路用的钢材非常在此时非常贵重,一斤钢堪比一斤铜,有地方百姓会偷铁轨。 所以铁路沿线都有厢军作为铁道兵把守,这样刚好铁道兵驻扎的巡逻亭就可以连火车上的电线,在火车上发电报——电报机还是太贵了,不可能每个巡逻亭都配一台。 而京襄铁路沿线的车站分别为襄阳站、新野站、南阳站、方城站、叶县站、襄城站、许昌站、尉氏站、开封站,每一站的距离,恰好在60公里左右。 目前大宋的蒸汽火车极限速度其实能达到一百多公里每小时,但铁道部规定每小时的车速必须维持在60-70公里,这样加上停靠站点的时间,每小时差不多是在50公里的样子。 三个小时的时间足以让前面的列车超过后面列车至少两个车站,一旦车辆发生故障停下,火车就有两个车站的时间预警,完全可以做到瞬间全线停车。 虽然这样做很容易造成大量火车晚点,因为有的时候火车经常是过载发热导致故障,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就又可以继续启动。 可一旦停下就会让后面的所有火车不能启动,这样一耽误往往就是好几个小时。 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为了安全起见,就只能用这么低效率的办法工作,等将来可以无线通讯的时候,或许就能解决了。 “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