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_第四百四十一章 西线僵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一章 西线僵局 (第5/13页)

动摇。他向位于西线的德军总部的毛奇报告,说他打算撤退到维斯瓦河以西,从而放弃整个东普鲁士。这是毛奇无法容忍的。普里特维茨不得不滚蛋。他的继任者是保尔?冯?兴登堡将军,此人原已退役,现在应召复出;他是一个“木头巨人”,后来充当阿道夫?希特勒的傀儡。曾协助攻克列日要塞的埃里希?鲁登道夫被任命为兴登堡的参谋长。

    但是他们到任之前,事态正向高潮发展。第8集团军参谋部作战处长马克斯?霍夫曼中校向普里特维茨表明除非打退萨姆索诺夫集团军,否则向维斯瓦河西岸撤退几乎肯定是不可能的。因此,普里特维茨批准霍夫曼的明智计划,即用铁路和强行军将第8集团军主力从贡宾嫩和因斯特堡间隙向南向西调动约130英里,以便集中兵力打击萨姆索诺夫,同时留下1个德国骑兵师在依托哥尼斯堡城垛的要塞守备部队的支援下,牵制整个俄国第1集团军。

    8月23日夜间,当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接管指挥权时,德军变更部署的工作(8月21-25日)进展顺利。奉命阻滞萨姆索诺夫缓慢前进的德军第20军己投入战斗;在鲁登道夫鞭策下,其他两个军于26日猛攻萨姆索诺夫的右翼。27日,另一个军——弗郎索瓦将军的第1军一赶到俄军左翼,就开始合围进攻。

    随后进行的坦嫩贝格战役于8月30日结束,这是一场现代的坎尼之战。萨姆索诺夫两翼都被击退;他的中央被打垮并被包围。在大约5至6天的战斗中,俄军第 2集团军被消灭。或许有三分之一的人员幸免于难;其余12.5万人被俘,数千人死亡,成为德国在东线首次辉煌胜利的证明。德方付出的代价约为1.3万人,包括伤亡和失踪。

    与此同时,北部的伦南坎普夫第1集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