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三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 (第5/7页)
段祺瑞也明白这个道理,他们今日小酌,能有如此丰盛的佳肴,未必不是李安生所赐。 从东北过来的大批rou食,以及价廉物美的烈酒,都成为了京城百姓们的最爱。 两人小酌半晌,从人又端上了主食,居然是甘薯,倒让徐树铮有些意外。 段祺瑞笑了起来,指着甘薯说道:“又铮,从前咱们都盼着能不吃甘薯、高粱这等粗粮,盼着能吃上小麦,面粉。可如今李大总统推广什么?粗细搭配,整日吃小麦的,也得吃些甘薯,这才叫营养。我看,他是替东北推销甘薯吧?” 当初东北为了不让关内因为东北大丰收粮食价格逐步下跌,使得关内百姓因为用小麦换取到的粗粮变少,反而闹起饥荒,于是东北有意识的向关内投放了大量的粗粮。 现在反而要推广甘薯这等粗粮作为日常必不可少的事物,怪不得段祺瑞要拿出来说事。 李安生的这个说法让很多人嗤之以鼻,这细粮才有营养,多吃细粮,才能熬饥。 中国北方在饮食方面长期以来重男轻女,从小农经济角度上讲,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一种生存选择。农业劳动要求男人对农忙时高体力消耗负责,只有将粮食集**向主要男劳动力,保证他的劳动和健康,才能保证全家的生存。要不然男子就会致病,整个家庭将遭受更大的打击。另外,北方农村还有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那就是雇工往往比主人得到更好的饮食。雇主不得不将有限的细粮与rou食等食物用在最能体现其价值之处。 故而,这种观念其实是深入人心的,李安生提出粗粮也有营养,而且每天必须吃一定量的粗粮,一时难以推广开来。 连段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