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_第308章 史料疑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8章 史料疑云 (第4/8页)

、直击长安堪称是北方游牧民族用兵的教科书。

    如果换上平庸一些的皇帝,即便长安城守得住,整个关中平原恐怕也要在突厥人的铁蹄之下被肆意蹂躏。

    如果突厥大胜,那么颉利可汗的声望将快速拔升,地位也会更加稳固。

    但偏偏,他遇到了一生中的克星。

    这种无奈,恐怕也只有窦建德能够理解了。

    李鸿运想了想,如果真的代入到颉利可汗的视角,在不开金手指、不提前预知未来的情况下,他多半也会做出与颉利可汗相同的选择。

    不论是在五陇阪上,还是在渭水河畔,颉利可汗在重重战争迷雾阻碍的情况下,都做出了他认为最为稳妥、胜算最高的选择。

    但他也就此彻底失去了机会。

    当然,即便颉利可汗真的丧失理智,决定不计一切代价地搏一搏,历史的走向也不见得会发生什么太大的变化。

    毕竟颉利可汗的失败,并不仅仅是做错了一个决定。

    双方在博弈过程中展现的,是情报、心理、军力的全面碾压。

    在渭水之盟订立之后,整整三年时间,突厥人都没有再次南下。

    这固然有突厥人内部矛盾开始逐渐显露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渭水之盟,已经彻底打碎了颉利可汗的威望。

    如果说五陇阪时,秦王带着精锐骑兵冒雨急进,逼颉利可汗退兵,是在颉利可汗的威望上狠狠地捅了一刀,那么渭水之盟,就是直接用铁锤将颉利可汗的威望砸得粉碎了。

    各个部落的首领纷纷跨过渭水便桥前来拜谒梁太宗,只剩颉利可汗一人在河对岸,已然折射出至关重要的一点:颉利可汗的威望与掌控力已经严重不足。

    显然,经过数年间连番南下,又屡屡在秦王手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