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8章 史料疑云 (第3/8页)
厥人在秦王面前弱,但并不代表着它真的弱。 突厥被灭,固然是梁太宗机会抓得好,但这种抓机会的能力,也不是谁都有的。 比如齐太祖开国时定下先南后北的方针,任由辽国的昏君在北方睡了十年,硬是错过了收复燕云的最佳窗口期。以至于十年后再讨伐燕云时,遇到了整个辽国立国以来最为强大的同志团体。 要知道,开启一场大战,绝不仅仅是像打游戏一样,按下几个按钮就可以的。 要提前练兵、运粮、布置战略、探察敌情、分化瓦解敌人等等。 而这些准备,短则数月,长则数年才能完成。 突厥人在于梁朝的对抗中,并不是没有过进攻的机会。 从武德五年到武德九年的数年时间中,突厥人的状态如日中天,而梁朝则是处于剧烈的内斗之中。 而颉利可汗的一系列行为,其实也体现出了他的远见。 他早就意识到梁朝强大起来突厥人必然不会有好结果,所以几乎每年都会调集重兵南下。 少则十万,多则二十万,在兵力上来说,已经对梁朝处于绝对碾压的态势。 而且,颉利可汗并非有勇无谋,他也并不会去打没有把握的仗。 从武德五年开始,前面的入侵其实都是在试探。试探最佳路线、试探梁朝这些将领的成色。 从刚开始选择河东、太原路线入侵,到后来直接经由渭水谷地南下逼近长安城;从刚开始遇到秦王就暂避锋芒、先打其他将领,到后来在五陇阪上也开始尝试着与梁朝最强的秦王对峙。 可以说,颉利可汗走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了尽可能打垮梁朝而做准备。 到了渭水之盟时,颉利可汗的能力、眼光和兵力投射都没有任何问题,这次长途奔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