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机遇_第十九章 火从天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火从天降 (第4/5页)

这一点犹豫与盲目,最终葬送了整个神尾师团。

    —

    因为,国防军虽然已经初步围成了大包围的模样,但国防军毕竟没有进行过这么大规模的作战,指挥官亦无经验,在包围圈初具规模的时刻还到处都是漏洞,日军想钻出去完全有办法——神尾如果能放弃一部分部队,那么他的主力就可得到保全。

    国防军军内的例行演习也证明了这一点。国防军各部排、连级小规模集团战术要求尚称得上令人满意,营、团级中规模作战的水平就有些参差不齐了。国防军将士并不畏死,但这种能够在高速机动中,在复杂的地形和客观环境中仍然能够保持较强战术素养和作战配合能力的部队却是不多,在防守时尚能够咬牙坚持,一旦转入进攻,配合不够紧密、协同纪律差的弱点就暴露的很明显。

    说大了,这和中国军人的国民性有关系,作为老实巴交的农民后代,不懂得协同和团队是很正常的;说深奥了,这和中国军人较低的文化素质有很大关系,作为一支文盲居多的新式军队,肯定存在着对较为复杂、较为理论化的东西不够理解和不够明白的现象,同样一个文绉绉的命令,如果没有适当的解释,士兵们肯定摸不清,过于高深的演说和动员,同样也不是这批朴素的汉子可以认同的;说直接了,这和中国军队中军官理论层次较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如果说在连排长等基层军官中单纯依靠勇武和小聪明还能有所成就的话,那么在营团级军官中再试图依靠个人勇武和小聪明则只能是自寻死路,不幸的是,国防军中血气方刚、头脑简单、理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