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机遇_第二十一章 出动新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出动新锐 (第3/6页)

恰恰印证了中国的古话,死要面子活受罪!

    经过一番推演和讨论,神尾师团长和部下最终商定的结果是第一、二种方案的结合体。一方面。国防军地包围圈修筑地范围不大,极大地挡住了神尾师团进行机动的空间,想迂回么?对不起,到哪里都是防守军队,看你何处遁形?

    另一方面,后路被断、部队被包围的消息对于士气和军心影响太大。当然,目前的方针也是经过了慎重考虑。神尾地如意算盘打得不错,动用次要兵力对第3阵地发起猛攻,给国防军营造师团决心打通道路的假象,逼迫国防军外围部队开始发力,然后再将主要兵力攻击包围圈北面的第1师,争取一次成功,跳出包围圈。

    听着日军朝本方阵地加速推进地消息,吴佩孚不仅没有任何担忧反而倍加轻松——小鬼子气数已尽,破敌就在眼前。吴佩孚是自视甚高之人,但对于用1.5万防住对方5也没有切实的把握,或者说认为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另一方面,如果日军蜷缩成为刺猬,虽然态势上极为恶劣,但极难下口,也不容易解决。

    但神尾先是对3猛攻,然后在另行寻找突破口,却是犯了“四处碰壁”的大忌,硬生生地将防卫战打成进攻战这不是找死么?神尾的算盘固然打得很精明,但他没有料到,所有部队调动的情况和分布态势都不可能瞒过国防军头顶的空中优势。一马平川的山东平原固然不是伏击的好场所,但反过来讲何尝又是进行隐蔽和潜伏的好场所呢?环境对于双方是公平的。

    神尾师团面对被围困的窘境,收缩了部队的兵力,并且将全部兵力从东西两翼重新收缩回来,分成了两个梯队,3阵地对面、战事激烈的是次要梯队,1师主力对面,尚未进行战斗接触的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