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英魂不灭 (第5/5页)
歼当面华军,因此作战带有佯攻的意味。但战斗打响后,当面国防军的作战韧性与顽强依然大大出乎神尾的预料。 担任主要防御任务的国防军第3曹部寸步不让,依托有利地形与较为完备的预设阵地与神尾打起了针锋相对的阻击战,双方在激战三昼夜后打成了胶着状态,日军在付出上千人的代价后得到的仅仅是国防军修筑的前三道预设阵地,纵深不到15里,几乎每一个工事、壕、每一座丘陵都要经历反复争夺才能实现易手。战场范围并不宽广的中路阵地上落下的炮弹数量却是各路当中最多的,日军动用大口径舰炮拼命压制,国防军则灵活地运用迫击炮和轻型步兵炮大量杀伤敌人,夺取了局部范围内的火力压制优势。战斗中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场面,日军开始进攻前炮火铺天盖地,压得国防军抬不起头来,一旦步兵进攻开始,弹幕开始延伸后,国防军布置的隐蔽火力点开始发威,迫击炮的曲射威力和快速移动将只有步枪和重机枪的日军压得寸步难行,再加上日军处于雷区行进和佯攻态势,使得他们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大量的生命代价。 经过五天的交战,日军东西两翼齐头并进,已经完成了在战略态势上对中路国防军的包围,作为一个明显的突出部,第3所处的态势极为恶劣,有被敌人一口吃掉的危险。唯一的利好只是经过层层撤退和阻击,第3的主力已经猬集在距离海岸线90里的地方,成功避开了日军的舰炮范围,亦拉长了日军登陆后进击的距离。难道前敌指挥部对如此恶劣的作战形态竟视而不见?第三次机遇 第四卷 第十三章 英魂不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