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上西楼_辞旧迎新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辞旧迎新 2 (第7/10页)



    断案不难,难在判案。

    那公子哥儿听说是从京城来这里收账的,家里许多关系。此时他们自持说法,嚷嚷着明明是那老屠夫自己戾气重,就因为自家公子醉酒大喊了几句就要砍人,才为了自保不小心将人打死。

    那么多人对一个,还能"不小心"将人打死,也就是仗着有财有势,私底下估计还去买通了围观群众和知府大人,让他们第二天就全改了口:"那老屠夫一向与人不和,听说二十年前还把自己家刚生了孩子的哥儿卖去大户人家做奶娘,从来都是蛮横粗鲁的样子,后来也是因为跟那边邻里起了冲突在街上混不下去了才搬到这儿来。想来确是他无理在先,惊了梁公子别驾,才招惹了祸事。"说着就要宣判。

    那边小银匠一个劲磕头,原本白净的额头都已不住流血:"大人明鉴,家父虽生性粗蛮些,但这次出手伤人属实是为了保护小人与妻子,并非是一时冲动,大人明鉴啊大人。"

    秦淮也看过老屠夫尸体听仵作验尸,那时还有些感慨,这样五大三粗的人居然也能生出这样清秀、样貌乖巧的儿子,真不知道是哪里修来的福气,想来他原先所娶的哥儿应也是小银匠这般柔和的面貌,怎么舍得还卖到人家家里去。心里对这老屠夫便多了几分鄙夷。也难怪梁家人用这套说辞糊弄搪塞时,就轻易把外边围观的百姓给带偏了去,都在后面小声指责老屠夫。可最初的人证物证和小银匠固执的坚持都在诉说着唯一的真相。

    秦淮也不知从哪里生出对这小银匠的信任和一股莫名的正义感,便起身替他辩护:"大人,下官以为,证人说辞几变,其中必有蹊跷,若只为了自保又何必下如此狠手。还望大人查清其中曲折,还这家人一个公道。"

    知府大人似有些恼怒,"秦大人晚来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