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电门房_北电门房(1331-133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电门房(1331-1335) (第5/18页)

头,他和他的同党开始大肆收购明器(墓里挖出开的古玩),利用中国人信赖老关系的心理,跟当时特殊的时局,用极其廉价的定金卷走了大量的文物,其中就有非常重要的战国帛书。

    在这些货物全部上船之后,本身不打算支付尾款的裘德考知道九门之中是有不少人混在里面,为勉留下后患,他在船上拍了一封电报给当时的警备处,将九门十几个土夫子的形迹全部漏给了当时的长沙解放军临时驻军。造成了当时十分著名的“战国帛书案”。

    这可不仅仅是文物走私案那么简单,因为裘德考和解放前国民党将领的关系,里面甚至牵扯到了间谍,叛国等等很多在那个年代非常严重的特殊罪名,情况变的非常复杂,几乎惊动中央。

    那一天裘德考满载而归,而为他积累财富的那批老土子却枪毙的枪毙,坐牢的坐牢,整个盗墓界哀号一片,九门跟很多盗墓流派也因此元气大伤,近乎销声匿迹。

    裘德考回到美国之后,拍卖了那批文物,借此发了大财,战国帛书更是被他高价卖给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成了当时拍卖价格最高的文物,而裘德考也一跃成了亿万富翁、上流社会的新贵。他在中国的故事被写成了传记,广为流传,不断地刺激着其他的美国古董商人,以至于改革开放后最先过来中国内地淘金的就是这群来自大洋彼岸的文物贩子。

    富有之后的裘德考,逐渐将兴趣转向社交,1957年,他受邀担任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远东艺术部顾问,对战国帛书的研究工作提供顾问。

    当时的博物馆馆长就是臭名昭著的普艾伦,两个人都是中国通,又都是在中国雇用土匪盗掘文物发的家,可谓是臭气相投,很快成为朋友,裘德考还赞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