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2 (第2/4页)
那时流行捐款,结婚、遭贼、白事、生病,都兴捐个款,好像不捐款就做不成朋友同事了。 家属?谁是他的家属? 李亚青攥着围巾下摆转身离开,忽然意识到,从某种程度上讲,她和霍子红的人生,已经悄然实现了互换——如果她保持缄默并且愿意的话。 她走进县新华书店,买了信纸,准备给派出所写一封匿名举报信,书店里没有桌子,她趴跪在书架底下的储书台上,一个字一个字的写。 “那个叫张光华的,跟受害者住同一幢楼,他有很大嫌疑,请公安干警务必关注……” 写到一半,跪的眼花,揉着眼睛抬头,发现这是“法律&刑罚”的专柜书架。 她随手抽了一本量刑法则来看,看了几页塞回原处,那张写了一半的信纸撕碎了,团了又团,蹒跚着走出书店时,扔到了门口的垃圾桶里。 现代社会,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法律量刑很少“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回事了,无论犯下怎样滔天的大罪,无论给当事人带来多少痛苦,最多不过——“一颗正义的子弹,结束了他的生命”。 太便宜他了,那颗正义的子弹,甚至不是她打出去的。 张光华没有在家里待多久,李亚青打听到,他马上又要去太原出差。 而警方的调查当时也没有指向张光华,巷子口烤烧饼的老王有个妻弟在派出所做保洁,他绘声绘色地给街坊讲自己听到的消息:“听说是个惯犯,手法利落,心理素质好,不然你想啊,那家的女婿还在派出所工作呢,普通人谁还不紧不慢地在那儿一针一线……” 如果那个时候有犯罪侧写,张光华绝大部分都不符合,如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