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诸天反派的逆袭 第574节 (第5/6页)
毕竟颖椽县城跟北凉接壤,就处在北凉军的眼皮子底下,不仰北凉鼻息,在这根本就立不住脚。 不过这也仅限于文官,武将可并不买北凉的账。 原本颖椽县一众大小官员,俱都出城三十里,在一座凉亭耐心候着世子殿下的大驾。 可徐凤年为了抄近路,走了一条林间小道,完美的避开迎候队伍。 出迎的大小官员,文官以郑翰海为首,此人是一位肥胖臃肿的花甲老人,算是北凉的铁杆拥趸。 武官以东禁副都尉唐阴山带头,秩三百石,其能力并不算出众,仅掌兵两百。 不过在一座小县城,掌兵两百已属实权人物,毕竟颖椽县城总共也才驻军四百五。 雍州这地界,跟京城那边可不一样,自春秋国战结束后,离阳朝堂开始重文轻武。 那原本就是靠着军功,才身居高位的四殿大学士,仿佛一夜间全变成了进士出身的文臣。 可在这靠近北凉的雍州,却依旧是武将力压文官一头。 唐阴山早年家道中落,比不得那些雍州豪阀举荐出身的高门士子,更读不进经文。 他便果断弃笔从戎,投身大将军顾剑棠麾下,得以在春秋国战的落幕中,积攒到一份不小功绩,搭上了末班车。 虽只捞到手一个官职俸禄平平,却兵权在握的东禁副都尉,他已是十分满足。 凉亭之中,文官武将泾渭分明,分开站立。 唐阴山瞧不起这帮文官个个备伞的妇人作态,郑翰海则不顺眼这帮莽夫带兵披甲的傲气。 如今天下海晏清平,你等斗大字不识几个的武夫有何用? 兵者,国之凶器,春秋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