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节 (第4/7页)
就少一点,二则是因为他害怕自家成为流民、匪寇甚至官兵眼里的大肥羊。 如今这世道,如果你拳头不够硬,那你穷点儿比你过的富裕要更好。 李氏把包子蒸热了端上桌,又给家里所有人每人盛了一碗只碗底儿飘着几粒小米的米汤,“那我明天就去问苏婶子借他们家的院子做饭。” 村里人盖房子,除了请工匠要花钱,其他做苦力活的小工九成以上都是由村民充当,这些人属于自愿帮衬,今天你帮我家,明天我帮你家,算是“换工”,不需要额外给钱,但管饭却是免不了的。 叶家如今在山上住着,不方便招待帮忙干活儿的村民吃饭,李氏于是就打起了村里其他人家的主意。 第一个想到苏家,是因为苏家一来宅子就在村尾,方便叶家人给干活儿的工匠、村民送饭,二来苏家的那位老太太为人爽利,苏家的小儿媳妇又和李氏关系极好,借她家的院子,李氏起码不用担心有人为了点儿小便宜就撒泼耍赖、胡搅蛮缠。 第7章 为什么穷 李氏和叶金奎你一言我一语的,没一会儿就把各自需要cao心的事情全都捋顺了。 至于家里的几个孩子,叶安澜一来大病初愈,二来身份特殊,叶家夫妻都不太愿意使唤她做事,叶松几个则是因为年纪太小,最多也就只能帮着李氏跑腿儿传话、送水送饭、洗菜烧火。 最终叶家夫妻商量的结果是,叶金奎负责准备材料、请人帮工、监督盖房,李氏负责跟苏家借院子、在盖房期间给大家准备饭菜,以及照看家里的几个孩子。 叶安澜觉得这俩人,尤其是李氏的工作量过于大了,她放下包子提出建议,“爹、娘,你们还是找几个信得过、关系好的人过来帮忙吧。咱也不白用人家,你们可以每天给他们一些粮食或者铜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