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 (第2/4页)
上千年之久,和国君分治天下的士人迎来了一批毁灭性打击。 姬皇之后,两任皇帝都采用儒生学说教化士族,之后出了暴君晋厉帝,士族权柄被进一步打压,厉帝无后,三十病亡,之后登基的是厉帝的侄儿晋昭帝,昭帝一生信重士族,缓和君权与士人之间的矛盾,给予士人和天子共治天下的权柄,在他统治时期,士人思想百花齐放,很多文学大家都是在那一时期完成了著作。 昭帝之后的几代帝王都是沿袭了他的治国方略,崇尚思想开放,士人治国,直到先武帝登基,第一刀就挥向了自己的母族,堂堂太后母家,不过是占了平民几片田亩,就被从上到下杀得鸡犬不留,史书记载,太后哭跪于宫门前,不应,次日于彰德门尽戮后族。 武帝肆意屠戮士族,却没能招来天怒人怨,因为百姓十分支持他的政策,也是在武帝时期,家家户户以募兵为荣,青壮踊跃参军,甚至不需挨个上门征录,而武帝的君权很大程度上和军权联系在一起,如今大晋六十二郡县,就有整整十三郡是在武帝统治时期打下来的。 姬岂十分推崇昭帝的治国方略,认为武帝手段过于残暴,也是从姬岂这里,士族不仅得到了喘息之机,还借此更进一步,把持住了官员上位的渠道,真正做到了昭帝时期士族都没做到的事情。 姬越再肖似先武帝,众人也猜想她最多是杀一杀那些个没有长远之计的愚钝士族,别看武帝严厉打击侵占良田的士族,但他杀的最多的还是中下品士族,上品士族本身不靠田亩得利,而是从盐、茶叶、丝绸等垄断生意里获取利益,嫡支为官,庶支经商,一切为了家族利益,这样的士族才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