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7 (第2/4页)
了几天的大会,中心思想也就三要素,多相亲,学种地,学晋语。 前两个不用他说,打着光棍的村民多了,学种地更是秦人一早就打算好的,至于组织秦人学晋语,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这些秦人里只有少数会说晋语,有的上年纪的老人干脆说的就是西域话,各种口音驳杂,听得人头都大了,不尽快学会晋语,连沟通都不方便。 开了几天大会,县里官员回来的时候脑子都嗡嗡的,有勤勉的,让手下小吏或是差役去落实一下大会内容,习惯拖延的关起门睡了两天大觉,再去各村转悠的时候才发觉,压根就不用他们去落实,秦人适应得好极了。 会说晋语的人在一开始分户籍的就说好了各县留几个,头天刚安置下来,秦人们就组织起来请建房的工匠和村人吃了顿饭,秦人长途跋涉可不是空手来的,除了家什,还带了好些牛羊,到了晋地杀牛羊是不敢了,用牛羊换了猪,接纳了秦人的村落都热热闹闹吃了顿杀猪宴,第二天就有不少人热心肠地跑来教秦人耕种,更有甚者,织机都搬来了,正忙着教秦女纺线。 楼兰那边就更不提了,秦军代代南征北战,天生的兵油子,和奴军一起训练总占奴军便宜,和武卒一起训练又时不时闹事,最后还是把这三千人打散了混进奴军里,基本上二十个奴军搭一个秦军,才把这股兵油子给消化了。 总体来说,这次收拢秦人代价不大,但很值当,这些秦军长期盘踞西域,熟知地形地势,一旦姬越要打西域,这些秦军就是最好的向导,且比楼兰人更值得信任,毕竟楼兰人还是在原本的土地生活,而秦人的后路已经断了。 五月份的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