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六十年代的生活_分卷阅读10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7 (第2/4页)

 其实乡下人担心的是知青们一旦回城了有了出息之后再也不会回来了,他们可以抛妻弃子当然也可以抛妻弃女。

    听说另外一个村子的一个女知青偷了婆家所有的的钱和票跑了, 要不是粮食目标太大不好弄走那她婆家一家子都得饿死。

    村里人都吸取教训, 不毁了知青的通知书, 但是也不会把钱财放在她们能接触到的地方。两方人马坐下来好好商议,在雪儿的提议下, 没有领结婚证的小夫妻先去领了结婚证。

    因为知青们下乡具体的信息村里都有这个倒是不怕他们跑,他们上学的地方李家坳子的人也打听清楚了。话先说好, 如果他们敢丢下乡下妻子丈夫绝对会让他们读不成书。

    然后就是签协议,协议是小苏拟定的。其实这个协议。没有多大作用,不一定具有法律效应。但是在这个年代却意外得好用。

    说协议不一定具有法律效应是因为现如今花国的法律体系还不完善,所以不一定有效。但是到后世, 这个就有点像婚前协议了,只是缺少专门的机构见证。

    但是村委会会在上面盖章,村里的几个领导都会作为见证人签字。

    而现在花国是个人情社会,在某一时期社会道德比法律更有约束力。如果说一个人出!轨,学校可能会把人开除,单位会拒收这个人。

    协议规定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想要离婚也必须由村里这方同意。因为读大学是有补贴的,尤其是师范专业和农林专业这种,待遇会更好。

    所以知青这一方也不用养家,好好的读书就行了。村民这一方不用养知青,但是得养自己和孩子。虽然有些不公平,但是没办法,知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