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诗魔来了(7) (第1/4页)
北京的春天很短,柳树的枝条上刚刚染成绿色,天气就一下子热起来,街上的女孩子们早把裙子都穿出来了。 岳顺祥从北京市建委的项目办借了个年轻人过来,叫龚扬。交给他的任务,就是在四城区寻找可供利用的合适的地块。龚扬就利用些老关系,找来一些线索,先自踏勘,感觉不错的,就向岳顺祥和陶砚瓦汇报。听上去还不错的,岳陶也就去看一下。有两块宗地,大家印象比较深刻: 一块位于西城区前门西大街北侧,北京市文联大楼后面;一块位于宣武区教子胡同法源寺旁边,南横西街北侧。 两块地都向尚济民作了汇报,尚济民也让龚扬一起坐车过去,让龚扬在车上指认,并看了看周边情况。 功能、体量、地块都定不下来,陶砚瓦的请示起草工作就没法儿动笔。而且即使都定了,动笔写东西也是要谨慎小心的。以陶砚瓦服务六任领导的经验,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只要你负责起草一个东西,你把第一稿拿出来的时候,就是你被当成靶了打的时候。 刚开始陶砚瓦并不在意,他有热情,有激情。他记得转业时是10月份报到,单位当年的年终总结就出自他的手。他不断听到领导的好评,机关不少同事也对他称赞有加,什么秀才啦,笔杆子啦,特能写啦等等,陶砚瓦听了曾十分受用。但是经验也告诉他,这些话狗屁用也没有,等到评先进、升职时,总会有人捷足先登,早在领导那里挂了号,也总能更先于他达到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