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27 (第4/4页)
仍有很多书籍的“出处”令人存疑。 还好永安帝并大褚朝臣都知道薛衍的来历有些莫名,但是自从薛衍现身大褚,一举一动皆是为了大褚并无贰心,所以众人也就不过多的追究薛衍的来历。因此看到了薛衍默出来的书籍时,也都很有默契的不再多问。 而另一厢,薛衍除了每日默写自己所知道的那些后世的有用的资料外,也有帮忙整理那些武将们的“军事著作”。 至于儒家、法家乃至其他方面的文章书籍,则有孔令仪并另外一些人负责整理。 简而言之,在这一次编纂的中,薛衍只负责“奇yin巧计”以及军事相关的部分。后者也是由他的身份决定的。毕竟薛衍乃卫国公长子,且当年率先提出了请诸位将军们著书立说,也由此引发了大褚官员们的“纂书热”……如今由薛衍来负责兵家的这一部分,实在是恰当至极。 而另一方面,那些文人儒士们对于薛衍担任礼部尚书负责此事的态度也并没有孔令仪等老儒想象的那么强烈。 虽然大家大部分时间还是看不惯“斯文败坏”的薛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薛衍的雕版印刷术和辩论报有利的推广了文人们著书立说清谈辩论务实求是的风格。所以在大部分文人心中,即便薛衍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妥之处。但是瑕不掩瑜,有些地方还是可以肯定的。 这些评价是薛衍自己都没有想到的。不过更令薛衍没有想到的是另外一件事。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上一张一半正文一半番外的事情,因为懒八想要做一个视觉转换的效果,所以是这么设定的,但是忘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