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9节 (第4/5页)
这种风格……” 郝运直接用英文回应。 这种场合不牵扯郑智,也不会让人觉得跪舔外国,用英文更有利于沟通。 接下来的大部分问题都是询问他这个编导的。 在这里,不会因为姜闻更有名气而偏向于和姜闻交流,这是对电影本身的尊重。 哪怕是国内来的记者,话题也围绕着电影,没有问八卦的东西。 顶多就是有媒体不太相信郝运作为一个新人能够拍出这样的东西,话里话外有所质疑,怀疑是姜闻幕后cao刀。 陈楷格当年也是类似的待遇,他遭受的质疑不比郝运少。 但是这属于正常的交流。 也正因为这种质疑,才更说明电影的优秀。 优秀到不像是新人拍出来的。 为了应对这种质疑,姜蜀黍给了郝运一个建议,让他在电影节展示出他为《心迷宫》画的漫画,还有拍戏用到的分镜手稿。 这下子…… 姜闻的分镜手稿是啥样大家都清楚,再看看郝运的,现场的质疑顿时消散大半。 话题围绕着《心迷宫》,但是很快就发散到电影的方方面面。 正常的新人导演,肚子里可能根本就没有这么多存货,在这个过程中很快就被刁钻的电影人掏空。 但是郝运不会。 他薅了太多的属性,身上就从来没短缺过。 这些属性来自于国际大导、编剧、演员、影评人,在它们的加持下,郝运不仅能够恰到好处的回答问题,还能有来有往的和现场电影人进行讨论。 这个过程能够加快他对属性的吸收,加深他对属性的理解。 哪怕是临时属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