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四节 功名军中取 (第1/4页)
咸亨二年初春,春寒抖擞,还很冷的时候,一道很不显眼的诏书下发,声明朝廷的三位将仕郎冯小宝、杨成献和程伯喜响应朝廷号令,自告奋勇,在洛阳和前往凉州募兵,共得五百精骑,奔赴吐蕃前线,参与战事! 五百精骑! 骑兵天生就高过步兵一等,精骑表明不用训练就可以上阵,更是难得。 因此三个小伙伴升官了,文散职均为文林郎,九品,之前的将仕郎为从九品,升了半品。 他们还很年轻,升得过高不是件好事。 奇怪的是募兵得升文职? 其实是莱州金矿喜获丰收对他们的酬功,一定程度上,莱州金矿缓解了朝廷用度,莱州金矿的产量稳步提升,户部尚书袁公瑜这老小子消息灵通得很,一再上奏莱州金矿的重要作用,非得奖励冯小宝三人不可,结果他们就继续升文散职,朝廷的借口是他们宣谕胡人有功! 意思是说劝说胡人当差,为朝廷出力,是件美事。 别小看文散职,灵活得很,可以名正言顺地做起职事官来,是入仕的重要关口。 因为带兵的关系,三人同时得到了武官的职事官位,为下镇副,从七品! 身挂文武职衔,虽然有点引人注目,但并不为过, 唐朝以文臣行武事者众,而武将转文职也不少,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现在的左相姜恪为凉州道行军大总管,筹备对吐蕃战争,所以冯小宝三人都是文武兼备,低级职务,没啥了不起的。 其实,杨成献和程伯喜也是莫名其妙,他们年纪轻轻,得到武职事官实权喜出望外,居然还有文散职?! 那些家族的嫡系,现在还不如他们呢,虽说将来他们袭爵地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