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盛唐_第十三节 临门不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节 临门不入 (第5/6页)

搜索,他乃地头蛇,倘若冯小宝一直呆在长安,保不准被他们发现,但他早早离开,留下的踪迹极少,任由别人再怎么的能耐也找不出来。

    ……

    玄清找上的那支商队是栗特人的商队!

    栗特人原居地在葱岭西的河中地区,早在南北朝时期建立了康、安、米、曹、石、何等城邦,汉文称为照武九姓,这些国家位居亚洲腹地的中心,当横亘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贯通时,诸国因之致富。

    他们最擅长经商,多豪商大贾,创立了源自阿拉美字母体系的拼音文字,一般称为栗特文,其文化水平很高,绘图、音乐、舞蹈都非常发达。

    作为外族,他们在唐朝遇到了好时机,唐朝皇室虽是汉人,却有胡人的血统,因此对外族不算歧视,而且唐朝对汉人推行重农抑商,严禁汉人从事国际贸易,从而为栗特人创造了独霸丝路贸易财源的有利条件,其富有是普通汉族商人难于望其项背,就算是世代官宦大族也难以比得上他们有钱。

    栗特人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善于投附一定政治势力,并取得一定政治地位,从而有利于商业活动的开展,他们为人圆滑,擅长下注,例如玄清,一个刚刚二十岁的年轻道长,名声不显,找到的栗特人商队首领名叫康采恩,一个魁梧的中年汉子,身着白衣,香油抹发,一丝不苟,手指上尽是闪耀的戒指,身上披着粗长的金链,腰带上更是闪闪发光,著名的栗特人“万钉宝钿金带”是也!即在革带上装饰以各种珠宝,上佩刀剑,最厉害的是他的腰间带有鱼袋,他还是大唐的官员!

    (ps:鱼袋表示他有朝廷的官职在身,按制,官员们挂着鱼符以显示自己的官员身份,鱼符状如鱼,分左右两片,上面有孔,用来系挂。“鱼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