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盛唐_第三一二节 攻不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一二节 攻不攻? (第2/4页)

是叔父论迷古,他打老了仗,最不济也可以把军队带回来。

    吐蕃人越过了湟水,看到两座烽火台上熊熊燃烧,不断地向后方报警。

    他们并没有攻击这两座烽火台,而是径直绕过了它们。

    骑兵不攻城,就算是一比一的交换,都是骑兵吃亏,论迷古这么老到的人,早就下令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而孤悬敌外的烽火台也明智地没有发出任何攻击,要是惹怒了吐蕃人,几万人出动,足以铲平烽火台。

    不攻击不算违反军幻,毕竟他们只要按时发出警报即可。

    一个接一个烽火台点燃,迅速地把消息传到后方。

    而吐蕃人也越过了一个接一个的烽火台,沿路皆不见唐人踪影。

    要知道,往外的唐人都是牧民,牧民得到消息,骑马跑路得快,让吐蕃人无所收获。

    这不是好事,因为抓不到人口来埴沟壑开路,只怕吐蕃勇士将死得更多,白白死掉。

    终于,他们见到了一片金灿灿的地面,后面还不知道有多少,那是让吐蕃人垂涎欲滴的丰收的田地!

    不说别的,看到那片金黄,就比吐蕃绝大多数的田地要来得茁实和耀眼。

    吐蕃人种青稞是粗放经营,看天吃饭。

    唐人的田地开始了选种育种,从一开始就胜过了吐蕃人。

    再来精耕细作,收获是吐蕃人的翻倍有余,自然就长得形势喜人。

    似乎没有唐军的机动部队,那些田地就象一块块金子吸引着吐蕃人。

    但,有些东西避免不了,比方说,讨厌的城墙和严阵以待的唐军士兵。

    路两边都是山,比较陡,马匹行军很困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